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70
随着期货公司一季报的陆续披露,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初现端倪。
4月25日,弘业期货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截至目前,四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中,永安期货、南华期货均已发布一季报,仅剩下瑞达期货尚未披露。
从三家期货公司的一季度业绩来看,弘业期货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南华期货利润不变、营收有所下滑,永安期货则营收净利双降,业绩有所承压,显示出行业的竞争和分化加剧。
新规落地,期货公司营收波动加大
2024年11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管理规则》,明确对同一交易日内签署采购和销售合同等六大类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自2025年正式落地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整仅影响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及营业支出的列示口径,对业务的盈亏没有影响。
近日,三家在A股上市的期货公司公布一季报,营业收入波动果然显著加大。
4月25日,弘业期货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6.43亿元,同比上升259.1%;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27万元成功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23万元成功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0万元。
报告显示,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6.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09%。其中,其他业务收入显著增加,达到5.6亿元,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弘业资本在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扩展。
南华期货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营收5.34亿元,同比下降4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73.83万元,同比增长0.13%。南华期货的营收大幅下滑,主要受上述新规影响,净利润则未受波及,实现微增。
作为期货行业曾经的“一哥”,永安期货一季度业绩有所承压。
4月23日,永安期货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2.77亿元,同比下降47.51%;归母净利润为929.46万元,同比下降88.0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90.61万元,同比下降87.80%;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永安期货也在一季报中明确指出,若按照前述管理规则要求,2024年一季度可比口径营业收入为27.48亿元,同比下降17.13%,营业收入较直观数据降幅明显收窄。
提到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因,永安期货称报告期内子公司于2023年开展的部分存续场外衍生品业务受一季度市场重大行情波动不利影响,产生了部分亏损。
同日,永安期货发布了《关于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的提示性公告》,拟出资0.5亿-1亿元回购股份,后续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效应显著
2024年,受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及低利率环境影响,期货公司的经营跌宕起伏,压力有所增加。
去年1-12月,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累计实现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滑4.1%,这是继2022年后行业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下降。
截至目前,已近35家期货公司公布了2024年度的经营数据。在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17家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是瑞达期货、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南华期货、广发期货、申银万国期货、中粮期货和浙商期货,其他9家的净利润则同比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期货行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头部期货公司凭借资本实力、品牌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中小型期货公司若无法在差异化竞争中突围,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若利率持续保持低位,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受限,期货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升创新业务(如场外衍生品、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的盈利能力。此外,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手续费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传统经纪业务利润进一步下滑,而创新业务的监管要求将更加严格,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有行业人士表示。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进一步增长。截至2025年4月11日,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1.69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9%。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1.60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其中,一般法人客户权益增幅约12.4%,占比增长1.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全球金融市场遭受重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国期货市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期货市场日益成为保障企业平稳经营的“必需品”和助力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新闻结尾 那一次妈妈没有拒绝我,感受科技与美的完美结合,开启时尚新生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