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923
来源:北京商报
继2022年、2023年净利润下滑之后,2024年,张小泉的净利润依然没有增长。根据最新财报数据,2024年张小泉净利润下滑0.3%。对于当下的张小泉而言,面临的不只是业绩增长难的问题。控股股东、实控人因债务问题被列为被执行人、限高,控股股东手中张小泉的股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控制权面临的变更风险都让张小泉未来发展面临不稳定性。
净利下滑营销上涨
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08亿元,同比增长11.87%;净利润约为2504万元,同比下降0.3%。
净利下滑对于张小泉来说不算陌生。根据过往财报数据,自2021年上市以来,张小泉净利多次出现下滑。2022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为4149万元,同比下滑47.3%。2023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下滑1.82%;净利润2511.83万元,同比下滑39.48%。
就业绩发展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张小泉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从成本角度来看,张小泉可能在生产环节仍存在成本上升压力。比如推进“自动化+信息化”体系升级过程中,设备购置、营销推广、技术引进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张小泉在财报中也未明确提到业绩下滑的原因,但有提到,公司部分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根据财报中披露的信息,“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实施完成后,受到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和网络舆情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产能爬升和产品结构不及预期,故尚未达到预期效益。
在官方没有给出明确信息之际,是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还是部分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到张小泉整体利益,尚未可知。但从张小泉披露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到,近年来张小泉销售费用处于持续上涨状态,而这也被业界认为会对其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财报数据,张小泉2024年的销售费用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4.32%。其中,市场推广费约为7900万元,品牌宣传费约为72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张小泉一直都在不断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2023年,张小泉销售费用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06%。2022年,张小泉销售费用为1.46亿元,同比增长超20%;2021年张小泉的销售费用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41.08%。
控制权不稳定
对于当下的张小泉来说,面临的不仅是净利润持续下滑的问题。
根据公开资料,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小泉集团”)为张小泉的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集团”)则为张小泉间接控股股东,张国标、张樟生、张新程为张小泉实际控制人。
4月18日晚,张小泉对外披露称:“截至本定期报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7600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72%,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已质押,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冻结、轮候冻结,且其所持部分公司股份已进入司法拍卖环节。同时,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已启动预重整。”
根据公开信息,在5月20日,张小泉集团所持有张小泉的2875.63万股股票将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上拍卖,起拍价为3.43亿元。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国标、张樟生和张新程因债务纠纷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张国标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张国标和张樟生受到高消费限制。
实控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控股股东手中股票被拍卖背后,是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面临的债务无法偿还的问题。
根据公开信息,自2024年3月开始,张小泉控股股东、实控人接连被列为被执行人。如在2024年3月,由于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未能及时归还1.28亿元借款,张小泉集团、张国标、张樟生等多方被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随后在5月上旬,因张小泉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关联方未及时偿还一笔3亿元的借款,提供连带担保责任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张国标、张樟生兄弟被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同时二人也被采取“限高”措施。而在5月下旬,实控人张国标因富春控股集团未及时偿付本息,被陕西建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涉及金额2.45亿元。
对于控股股东、实控人债务危机的影响,张小泉方面在财报中提及:“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其他债权人存在多起债务纠纷,如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能妥善解决相关债务纠纷、资信情况继续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将可能导致张小泉集团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进一步被强制执行,公司届时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提升市场地位
在刀剪行业,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在刀剪行业,这家拥有400多年历史,且作为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在聚光灯照射下,张小泉的一举一动颇受关注。
当过去几年频繁因“断刀门”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之际,又将面临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这家百年品牌未来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外关注的重点。
在江瀚看来,如果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债务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公司将面临控制权变更风险,而控制权的不确定性会打乱公司原有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新的控股股东可能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这可能导致公司管理层变动、业务调整等,影响公司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控制权不确定还会影响公司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的关系。合作伙伴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通常希望公司有稳定的经营环境和明确的决策主体。如果控制权存在变数,供应商可能会担心货款回收问题,客户可能会担心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问题,从而影响公司的供应链稳定和市场份额,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江瀚说道。
不过张小泉似乎并不担心未来的发展,虽然张小泉坦言控股股东债务问题可能会使其面临控制权变更的风险,但张小泉方面此前对媒体表示:“上市公司跟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财务方面都保持相互独立,我们上市公司一直都在正常经营。”
张小泉方面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公司依然会努力抓住政策风口下消费潜能逐步释放的机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坚定执行战略目标,持续通过消费洞察、口碑建设、产品技术创新、渠道夯实、管理效率提升等经营策略不断巩固与提升市场地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业绩发展。
在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看来,张小泉作为百年老字号,产品创新升级是核心,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增强品牌竞争力。此外,还应注重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消费者体验,以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张小泉的规划,2025年其在研发层面将继续围绕刀剪具、厨房五金及家居五金三大核心产品品类,强化研发投入,迭代核心技术专利池,持续加大自研自产体系的技术积淀与效率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张君花
来源:北京商报
2025年,黄金市场迎来了一场狂欢,国际金价一路高歌猛进,突破3300美元/盎司大关,国内品牌金饰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冲破1000元/克,双双刷新历史纪录。金价狂飙之下,一些投资者开始铤而走险,以期通过贷款炒金大赚一笔,不少人在“躺赚”投资帖的鼓吹下,将目光投向银行消费贷、信用卡、经营贷。殊不知,当高杠杆放大收益的同时,高风险也将随之而来。
疯狂的贷款炒金
“如果我有100万元,在3月买入黄金,现在已经狠赚一笔了”“贷款炒金靠谱吗”“大学生想投资黄金,有没有好的借贷渠道推荐”……在社交媒体的投资圈中,贷款炒金成为热门话题。
25岁的李林(化名)是一名程序员,日常喜欢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浏览投资理财相关内容。近期,他频繁刷到“黄金暴涨”“炒金赚翻”的帖子。李林每月工资1.7万元,除去房租、生活费等开销,能存下8000元左右,但距离黄金投资本金还相差甚远。在看到不少网友声称可以贷款炒金抓住这波行情之后,李林心动了。不久前,他收到一家股份制银行下发的消费贷优惠券,贷款利率为3.4%,通过柜台办理能申请30万元消费贷款。李林觉得,只要黄金价格继续上涨,自己就能轻松偿还贷款并获得丰厚收益。
全职宝妈王梅(化名)对贷款炒金也是蠢蠢欲动,王梅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丈夫每月2万元的工资,家庭存款不多,但她认为“大家都在赚,自己不参与就亏了”。在各类贷款炒金攻略的鼓动下,王梅打算向银行申请20万元消费贷购买金条,她计划先将金条放在银行保险柜,等价格涨上去再卖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投资者都在谋划着贷款炒金的“财富计划”,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类,一部分投资者选择申请银行消费贷,目前市场上消费贷的利率一般在3%—6%左右。还有一些投资者,通过信用卡套现获取资金。信用卡有一定的短期免息期,一般在20—56天不等,利用这段时间购买黄金,以期望在免息期内黄金价格上涨,然后卖出黄金偿还信用卡欠款,从而赚取差价。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者以实物黄金,如投资金条、金豆为主;也有部分投资者选择黄金积存金、纸黄金等金融衍生品。黄金积存金类似于基金定投,投资者可以按固定金额或固定克数定期买入黄金,通过长期积累来平摊成本。纸黄金则是一种个人凭证式黄金,投资者通过把握国际金价走势,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使用贷款资金购买黄金是一种违规操作。通常情况下,这类贷款仅限于一般性消费用途,黄金本身虽具备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但如果使用贷款以投资为目的购买,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还可能触犯法律,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应当避免此类行为。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指出,部分投资者受市场热潮影响,存在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的心态,只看到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潜在风险。一些投资者可能被“快速致富”的想法诱惑,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从而冲动地选择贷款炒金。贷款炒金本质上是杠杆投资,通过贷款或信用卡购买实物黄金,若金价出现下行,投资者在归还当期本息时,就会面临个人财务吃紧或割肉出场的可能性。
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自2025年初以来,国际金价便开启了一段上涨行情,从2月初的2850美元关口起,便在多空博弈中震荡攀升。直至3月14日,国际金价成功突破3000美元大关。踏入4月,金价走势跌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方案后,4月3日,国际金价盘中最大跌幅为2.5%,4月5日,现货黄金价格继续“跳水”,报收3037.31美元/盎司,跌2.47%,盘中跌幅一度超3%。不过,在这之后,金价迎来了回暖,此后更是一骑绝尘冲破3300美元大关,伦敦现货黄金最高飙升至3357美元/盎司。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截至4月18日收盘,国际金价报3327.04美元/盎司。
市场观点多认为,此轮金价持续上涨背后,受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局势胶着、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美国关税政策频繁调整等因素影响,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不断上涨。虽然当前黄金价格处于上行通道,但从历史经验来看,黄金价格并非只涨不跌,2011年,国际金价曾一度冲到接近1800美元/盎司水平,但在随后的三年里,价格大幅回调,跌至1000美元/盎司左右。
在贷款炒金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使用了杠杆。无论是申请消费贷还是信用卡套现,都相当于用较小的自有资金撬动了较大规模的黄金投资。这种高杠杆投资方式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同等放大了风险。
从银行的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贷款炒金行为与银行贷款资金用途管理原则严重相悖。一位银行信贷部门人士提醒:“贷款炒金不可取,银行对此明令禁止,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必将回收贷款。若客户拒不配合或无力偿还,银行将采取法律手段,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冻结客户资产、将客户列入征信黑名单等。”
“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存在技术回调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投资者在此时买入黄金后遭遇价格下跌,由于贷款需要在短期内偿还,这将导致财务压力增大,轻则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重则因亏损严重而陷入个人财务困境。”王红英强调,因此,对于希望投资黄金及其相关衍生品的投资者来说,在黄金价格位于历史高位之际,应特别谨慎行事。建议投资者只使用自己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并且应在市场价格回调时适量买入,同时做好止损准备,这才是更为理智的投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财务安全。
北京商报记者宋亦桐
据媒体看到的文件副本,在美国外交官当中流传的一份特朗普行政命令草案提议对美国国务院进行大幅精简和重组。
如果实施,这些调整将是国务院自1789年成立以来最大的重组行动之一。据知情官员透露,这份16页的草案已在世界各地的外交官中流传。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周日在X帖子中称,报道中的改革是“假新闻”。
该命令将取消数十个职位和部门,包括处理气候、难民、民主和非洲的部门,以及负责与联合国进行联络的国际组织局;还包括大幅削减在加拿大的外交存在。
这份建议草案继续特朗普政府从美国帮助创建的多边世界秩序中抽身的行动。
根据这些调整,庞大的国务院将重组为四个地区局;将关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非必要的使馆和领事馆,数量不详。
根据草案,这些变化应在10月1日之前完成。
目前尚不清楚该命令草案的全部内容是否将由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在非洲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国务院内部流传的有关改革的信息,最早可能在周二公布,没有这份文件中描述的那么全面。
“我怀疑这泄露出来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等到落实一个更温和但仍然不受欢迎的重组时,好让我们心存感激。”一位用户写道,“这基本上会立即遭到挑战,并被叫停,然后拖到特朗普下台为止。”
新闻结尾 傅慎行小说|深海浪漫,鮑鱼见证的深情告白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