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126
北京4月23日电(张文晖)今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五周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在核工业领域,中核集团提出四大“硬核”技术。
“过去铀矿开采‘动土伤山’,如今我们让矿山‘呼吸’起来。”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铀业总工程师苏学斌介绍,“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首创“双工艺并行”的绿色地浸采铀技术体系,采用原地开采创新模式,运用精准化学萃取技术,将传统“开山掘地”的铀矿开采转变为温和“液态循环”,实现生产过程零矿渣排放、零地表扰动,矿区植被完好率保持100%,推动中国天然铀产业迈向绿色低碳新纪元。他还透露,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今年下半年将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曾经国外商业管制清单上的技术,我们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技术实力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核动力院“超碳一号”总设计师黄彦平表示,全球首个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发电示范工程由中核集团牵头建设,该技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循环工质,发电效率提升五个点以上,系统体积缩小50%,在工业余热回收、储能发电等领域潜力巨大,为中国能源结构优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核集团河南新华五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贾彦博介绍,作为中核集团首座投运的“绿色充电宝”,河南新华五岳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每年可消纳清洁电能8.57亿度,相当于减少29.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提升电网调节能力。项目建设中融合数字孪生技术与智能运维系统,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样板,并通过“生态补偿+就业帮扶”模式,带动地方就业超2000人次,完成周边生态修复面积超500亩,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双赢。
“到2030年,全国30%核电基地将实现蒸汽外送,年替代燃煤超千万吨。”中核集团田湾核电二厂厂长张祥贵介绍,2024年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中核集团“和气一号”正式投产。项目利用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二回路主蒸汽,经蒸汽转换设备生产工业蒸汽,通过长输管网将蒸汽输送至连云港徐圩石化工业园区。截至目前,项目已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约7000小时,供汽量超240万吨。
张祥贵指出,该项目每年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为40万吨,等效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约107万吨二氧化碳、184吨二氧化硫、263吨氮氧化物。每年相当于植树造林2900公顷。(完)
新闻结尾
被杀人魔绑架后 - 畅享无限动漫乐趣,轻松找到你的最爱的相关文章
美国经济警报拉响!路透最新调查:关税冲击下衰退概率飙升至45%华夏银行去年净赚超276亿增近5% 个人贷款不良率升至1.8%深度|华西证券:三轮历史行情借鉴科技长牛是怎样炼成的跨境支付概念股强势!四方精创涨超14%,京北方涨停,金融科技直线拉升
“零添加”红利消退,千禾味业需要新故事江苏银行去年净赚超318亿增超10% 不良贷款率持平
港股一季度回购额超400亿港元,腾讯蝉联榜首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韩国强:每一颗科创的种子都值得期待成为硕果黄金太疯狂!多只ETF紧急“谢客”,银行、交易所频频提示风险光大期货0418热点追踪:430抢装潮进入尾声,多晶硅承压大跌车市首季迎来两位数增长
昭衍新药遭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减持306.43万股 每股作价约9.92港元
新天绿色能源获长城人寿增持400万股 每股作价约3.98港元
包钢股份拟回购1亿-2亿元公司股份并注销长安汽车澄清:重组事项目前尚在筹划阶段,细节暂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