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805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题:中国经济开局良好韧性足
中新社记者王恩博
5.4%,16日公布的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高于市场预期。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这一良好开局凸显中国经济韧性。
增长稳中有升,与国内需求的逐步改善密切相关。
由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均快于去年全年至少1个百分点。
以消费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不仅数据企稳,稳的基础也在变好。一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6%,“跑赢”GDP增速。收入水平加快改善,为提振消费提供了稳的基础。
尤其在国际经贸活动遭受冲击的当下,扩大内需意义更加突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强调,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人均GDP超1.3万美元,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外贸顶压前行,亦是经济韧性的体现。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国家信息中心构建的指标显示,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0.6%,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1%,日均国际货运航班数量同比增长35.9%。
近些年,中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十分明显。这些都成为中国外贸抵御外部风险的底气。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正在下降。
政策“工具箱”的深度,则决定了中国有能力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举例说,许多稳定资本市场的有效政策已经出台,尤其去年9月底以来,央行等部门适时开展预期引导,给市场注入信心。今年初以来,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预期更加乐观,并开启资产重估,资本市场回升带动的财富效应又会作用于消费。
盛来运表示,中国还将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
“把风险挑战的严峻性估计得充分一点,政策力度更大一点,取得的结果就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好。”罗志恒认为,要高度关注二季度出口形势,对部分受加征关税影响相对较大的区域和行业,可未雨绸缪做好补贴等措施、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着眼中长期,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建议,仍要瞄准产业升级,继续支持重点领域。如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对科创、绿色、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创设土地收储、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面的政策工具,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企稳向好。(完)
新闻结尾
泷川雅美 ed2k:她的勇气与智慧如何改变了整个游戏的命运,获取丰厚奖励!的相关文章
香港启德体娱新地标火出圈 一起玩转启德24小时!
海归青年开“无声”轻食店 冀助听障人士人生“小满”
中新健康丨上班族“久坐伤肉” 中医专家给出运动建议开局企稳、坚定信心,这份国民经济成绩单来之不易
阿拉山口:“钢铁驼队”跑出亚欧物流新速度
广西柳州洋紫荆花绘就春日浪漫画卷中国商务部回应美国破坏性调整小额包裹关税政策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启用广州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举行浙江杭州:高山无人机外卖航线开通闽台文创周 共赴匠心之约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华安:小种球种出大产业济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