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558
新浪科技讯4月25日晚间消息,今日有消息称,原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因脱产参加高管学习计划卸任该职位,OPPO高级副总裁段要辉直接负责中国市场。针对该消息,截止发稿前,OPPO方面暂未置评。
资料显示,刘波于2005年加入OPPO,并于2014年升任OPPO首席采购官;2019年,刘波出任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2020年,OPPO任命刘波为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市场的经营以及品牌建设,其工作向OPPOCEO陈明永汇报。
2024年1月,段要辉升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后分管中国区,刘波向其汇报。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贝壳没有因2024年业绩被投资者关注,反倒因两位核心高管2024年薪酬总额高达7亿元而成为众人的饭后谈资。年报显示,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永东和执行董事单一刚年内先后获得4.01亿元、2.99亿元薪酬总额。而如此高的薪酬背后却换来业绩的平庸,那么,究竟是谁在为高管的7亿天价薪酬“买单”呢?
房产中介贝壳,因高管的天价薪酬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
4月17日,贝壳公布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年报,而在这份不太出彩的年报中,两位高管因天价薪酬瞬间成为外界的焦点。
年报显示,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永东和执行董事单一刚年内先后获得4.01亿元、2.99亿元薪酬总额,虽较2023年的数值略有下降,但比起2021年来说依然是大幅增加。
抽丝剥茧发现,彭、单二人得以拥有如此高薪酬,背后离不开贝壳股份支付薪酬费用的“跳涨”。而这一现象的形成,又必须追溯起贝壳股权层面的往事。
据悉,在2021年左晖不幸离世后,贝壳内部进行了“权力交接”,彭永东、单一刚顺势掌权。2022年,贝壳对港交所发起冲击,为满足交易所规定,公司分别向彭永东、单一刚发放7182万股和5387万股股份,并在五年内解禁,采用的还是“直线摊销法”;而这也是两位高薪来源的根本。
7亿天价薪酬
左晖离开后,彭永东以及单一刚成为了贝壳的核心管理人员。
4月17日,贝壳发布了2024年报。内容显示,公司董事薪酬总额达7.22亿元,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永东和执行董事单一刚分别拿到4.01亿元、2.99亿元薪酬总额,合计高达约7亿元。
回顾2023年,彭永东与单一刚的薪酬总额分别为7.13亿元和5.29亿元;而更早之前的2021年,两者分别取得薪酬总额847.8万元、685.3万元。因此,虽说2024年彭、单二人遭遇小幅度“降薪”,但相较过往而言依然算得上手握高薪。
那么,此番天价薪酬到底由何而来?进一步剖析发现,彭永东、单一刚拥有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大幅增加是其得以拥有高薪的核心。
数据显示,2024年彭永东、单一刚获得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分别为3.89亿元、2.92亿元,相当于薪酬总额的97.01%、97.66%。
再回看2021年至2023年,彭永东三年间先后收获0元、4.63亿元、7亿元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同期,单一刚先后收获0元、3.47亿元、5.25亿元股份支付薪酬费用。
而股份支付薪酬费用“跃升”背后,又需从贝壳股权层面的往事说起。
据悉,在2022年登陆港股市场之时,为确保管理层对公司战略的长期控制权,贝壳采用了“同股不同权”(WVR)架构,即B类股拥有10倍于A类股的投票权。
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针对具有WVR架构的公司,WVR持有人股份所对应的经济利益占比不得低于10%。为此,贝壳于2022年5月5日向彭永东、单一刚授予限制性股票。两者分别获得7182万股和5387万股激励,并在五年内解禁。
若按贝壳发行价30港元/股计算,彼时彭永东、单一刚所受股权激励股份对应市值为21.55亿港元和16.2亿港元。
并且,贝壳在会计规则上采用“直线摊销法”对这批股份,最终导致彭永东、单一刚每年频频获得大额股份支付薪酬费用,进而推升两者薪酬总额高企。
当然,彭永东、单一刚得以如愿拿到如此之高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也是两者“权力交接”成功的体现。
2021年5月,彼时贝壳的“主心骨”左晖离世。与此同时,彭永东火速接任董事长一职。彼时,彭永东持有贝壳3.1%股权,拥有1%的投票权,单一刚持股1.3%,拥有公司0.4%的投票权,而左晖家族信托则手握公司76.8%投票权,左晖合计持有81.1%投票权。
同年7月,贝壳公告,左晖家族信托不可撤销地向由彭永东和单一刚所组成的百会合伙授权行使其委托投票权。而此次投票权委托落地后,彭永东和单一刚的投票权大幅上升,两人拿下贝壳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为了“对冲”天价薪酬带来的争议。贝壳还在4月17日宣布,彭永东将公开捐赠900万股A类普通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价值约4.4亿元,高于其2024年薪酬总额。
对于这笔自愿捐赠,贝壳表示,在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后,50%税后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50%税后资金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天价薪酬背后的
“中庸”业绩
过高薪酬总额引发争议的同时,彭永东、单一刚也并未率领贝壳收获亮眼的成绩。
财报显示,贝壳2024年实现净收入935亿元,同比上升20.2%,净利润40.78亿元,同比下降30.8%,经调整净利润为72.11亿元,同比减少26.4%;毛利率24.6%,较2023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贝壳“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较为明显。进一步看,在贝壳营收升高之时,公司营业成本总额较2023年的561亿元上升25.8%至705亿元。在此背后,或与公司外部分佣、內部佣金及薪酬的增长与存量房和新房业务净收入增长形成“剪刀差”有关。
根据年报,2024年贝壳存量房业务的净收入为282亿元,与2023年的280亿元基本持平;与此同时,年内公司新房业务净收入由2023年的306亿元上升10.1%至2024年的337亿元。
而着眼外部分佣,2024年贝联经纪人和其他销售渠道佣金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1.5%,数额从204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内部佣金及薪酬方面,由于链家经纪人数量增加等原因,该部分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1.1%,从2023年的170亿元攀升至18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成本侧的承压,贝壳麾下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业务所展现的成长性则是公司年报中的亮点。
2024年,前者净收入同比增速为36.1%,高于其营业成本32.8%的同比增速,后者净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35%,相较营业成本同比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
据悉,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已被贝壳视作新增长极。
资料显示,早在2023年7月,彭永东发布公开信《翻越第二座山,吹响集结号》,宣布启动“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在信中,彭永东透露出其对于“住房”领域的看好,故也支撑其作出这一战略;而所谓的“三翼”,其中之二便是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
2024年9月,贝壳对其“一体三翼”架构进行人事调整,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部门迎来统筹高管。其中,徐万刚为整装(家装家居)事业线首席执行官,王拥群为惠居(房屋租赁服务)事业线首席执行官,两者均需向彭永东汇报工作。
年报显示,家装家居贡献利润率由2023年的29%上升至2024年的30.7%,房屋租赁服务的贡献利润率于2024年为5%,2023年则为-1%。
往后看,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能否继续产出更多利润率,或是彭永东率领贝壳摆脱“中庸”业绩的重要抓手。
雄厚的资金储备来自哪?
在高管天价薪酬的背后,贝壳所拥有的雄厚资金储备亦值得关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壳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分别达616亿元,相较上一年度再度增长10亿元。
拆解来看,2024年贝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4.43亿元,相较2023年的196.35亿元大幅减少超80亿元,而年内短期投资与之进行“对冲”,规模较上一年增长约70.6亿元。
有意思的是,同年贝壳受限资金录得88.6亿元,相较2023年再上升超26亿元,增长幅度同样明显。
那么,何为受限资金?据贝壳披露,这一项目主要包括通过公司的在线支付平台自房产买方收取但尚未向卖方支付的现金,存放于银行托管账户;还包括集团经纪、担保、物业开发业务及金融服务的保证金以及用途有限的商业银行借款等等。
年报显示,在2024年贝壳所拥有的88.6亿元受限资金中,有72%来自通过贝壳在线支付平台向买房人收取但尚未向卖房人支付的现金。
而贝壳所谓的在线支付平台,其实就是在2014年建立的理房通。资料显示,理房通于2014年7月10日理房通获得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同年12月正式推出适用于国内二手房交易的资金存管产品。
那么,理房通身为“收纳”交易者钱财的平台,其中的资金能否被利用?据了解,通过理房通存管的资金全部存放在央行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中,资金安全受到严格监管,理论上任何人无法动用。
不过,从财务报表上看,那些通过贝壳这一中介平台进行交易的客户们,也实实在在为公司资金储备贡献了相当程度的力量。
来源:券业行家
以《你算老几?光大证券》一文回应灵魂拷问的行家,收到了不少光大证券旧部的“热情”举报。诸如质疑总经理学历,抱怨IPO业务停摆;更有一份“大字报”,点名道姓爆出“1V3”的风月八卦。
当然,行家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一向采取小心求证的态度。这一查,行家发现近期一则监管处罚中,又出现了光大证券的名号。
新增警示
话说,来自广西证监局的最新罚单,剑指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金浦路证券营业部(简称:金浦路营业部)。
打开这份编号为〔2025〕006号的监管函,其中载明:金浦路营业部存在向客户介绍人支付报酬,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客户回访不规范、不到位等违规行为。
行家对照了照相关法律法规。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证监会令第145号)第九条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及相关活动中,不得以提供礼金、礼品、房产、汽车、有价证券、股权、佣金返还等财物,或者为上述行为提供代持等便利的方式,向公职人员、客户、正在洽谈的潜在客户或者其他利益关系人输送不正当利益。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7号)第四条规定: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不得为客户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规避信息披露义务及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提供便利。
《关于加强证券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11号)第三条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证券经纪业务客户管理与客户服务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客户回访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证券公司应当统一组织回访客户,对新开户客户应当在1个月内完成回访,对原有客户的回访比例应当不低于上年末客户总数(不含休眠账户及中止交易账户客户)的10%,回访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身份核实、客户账户变动确认、证券营业部及证券从业人员是否违规代客户操作账户、是否向客户充分揭示风险、是否存在全权委托行为等情况。客户回访应当留痕,相关资料应当保存不少于3年。
为此,广西证监局对金浦路营业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监管要求其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引以为戒,切实整改,强化人员管理,开展违规问责,完善内部合规管理,切实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并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报告。
老牌网点
公开信息显示,金浦路营业部网点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24年之久。成立以来,累计九次变更营业部负责人,目前的参保人员仅有17名。
考虑到现行法规的实施日期,行家查看了2022年以来的营业部负责人。
现任负责人杨帆女士,2009年3月加入光大证券,2012年2月登记执业于金浦路营业部。2015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执业岗位为投资顾问。2024年6月担任金浦路营业部负责人。
而她的前任郑飞龙,此前曾任职于招商证券南宁金湖路营业部,后担任银河证券柳州友谊路营业部负责人。2021年6月,他加入光大证券,2021年7月接替黄慎女士任金浦路营业部总经理。目前,他已经离职注销。
那么,这家分支机构的违规事项,现任和前任,谁应该负责?
往日纠纷
长期以来,两融绕标是行业顽疾。
在利益驱动之下,券商对客户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卖券买券”“担保品划转”等行为的界定模糊,导致“擦边球”现象频发。
加大的杠杆,高企的风险,在股市震荡中原形毕现,最终引来客诉纠纷。
裁判文书网显示,光大证券作为为案件当事人,并且涉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文书已近百份。其中一起客户叶某某与光大证券的纠纷案,针对“绕标”的争辩,成为案件的焦点。
要知道,融资融券业务只能在标的证券范围内进行操作。然而,该客户通过“卖券买券”的方式,将融来的款项套现变为“自有资金”,之后再购买了非标的证券“尤夫股份”。而这只全仓持有的股票,在2018年2月8日被风险警示,2018年3月23日至2018年5月7日期间连续跌停,委托挂单无法卖出。最终,客户亏光了初始资金,还倒欠光大证券617万余元。
法院认为,“绕标”操作买入非标的证券后产生亏损,应由个人承担相应的交易风险。最终判决叶某某支付融资本息。
2024年,中证协发布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明确要求券商防范客户“绕标套现”交易管理措施。
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监管层从过往“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的动态监管模式升级,填补了长期以来绕标交易监管细则的空白。而本次的监管处罚,能否倒逼光大证券合规展业呢?
曾经头部
回想2015年的高光时刻,光大证券曾经以76.4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列行业十强。而在2024年,光大证券的名次为行业第15名,净利润仅相当于2015年的四成。
当然,受益于“924”行情,光大证券2024年度经纪业务、信用业务出现回暖。分业务来看,包括零售、两融、股质和期货业务在内的财富管理条线,因创收下降的同时营业成本大幅削减,创利27.37亿元,同比增长26%。
随着资本市场合规要求趋严,光大证券需在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间筑牢“防火墙”,避免因短期利益忽视合规底线,进而损害公司声誉与客户权益。
投资银行拉扎德公司周五公布,其一季度调整后利润下降了9%,原因是由于关税导致经济动荡以及存在贸易战的可能性,企业纷纷避开进行交易。
近期的市场回调、更高的市场波动性以及经济不确定性,促使企业首席执行官们和董事会暂停进行收购。
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月,美国的并购活动减少了13%。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全球投资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下降了4.9%,降至214.7亿美元。
2025年前三个月,拉扎德公司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下降了17%,至3.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4.47亿美元。
就投资银行业务表现而言,拉扎德公司规模更大的同行们在本季度的表现喜忧参半。摩根士丹利的交易业务收入增长了8%,因为它为诸如沃尔格林(Walgreens)与梧桐资本(SycamorePartners)达成的240亿美元私有化交易等重大交易提供了顾问服务,而美国银行(BofA)的相关收入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则下降了3%。
拉扎德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000万美元,合每股56美分,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700万美元,合每股66美分。
其资产管理部门的疲软也对利润造成了影响。本季度其管理的平均资产降至231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470亿美元。
在报告所述的季度中,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了4%,降至2.64亿美元。
新闻结尾 太子要吃鱼谁把丞相族谱送来了|中国允许旭日旗出现吗?这一问题引发社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