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319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对下一阶段宏观货币政策等进行部署。除了自去年底以来提及的“适时降准降息”之外,本次会议还提出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内容。
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多位受访的专家学者指出,此次会议提出创设多项新工具,足见我国政策空间仍然较足。今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做好适时降准降息准备的同时,也将继续创设结构性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再提“适时降准降息”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本次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中,再度提及“适时降准降息”。自去年底以来,该表述就频繁出现。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今年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要表现之一。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降准降息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一方面保证金融总量充足,另一方面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会议要求“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接下来降准降息落地时间可能提前,降幅也可能加大,以体现“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
对于降准降息的“择机”问题,在今年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强调,今年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市场专家普遍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表明人民银行有能力有意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在利率传导方面,人民银行则强调了要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这实质上有助于拓宽利率政策空间。
“目前,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住房贷款,利率均较上年明显下降,处于历史低位。因此,短期内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的可能性降低,而降准的必要性更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央行可能会在二季度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进一步传递出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明确信号。
董希淼认为,降准可释放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应对外部冲击、稳定资产价格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下一阶段,作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工具,降准的优先级仍然最高。
他预计,随着二季度财政加大宽松力度,降准最有可能率先落地。降息主要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和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掣肘。由于美元相对走弱,汇率掣肘暂不明显,但净息差的约束仍需要关注。因此下一阶段可能按照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和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顺序推进。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支持科创、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
今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做好适时降准降息准备的同时,会议提出,我国还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此次会议提出创设多项新工具,足见我国政策空间仍然较足。”曾刚表示,面对当前内外部严峻形势,需要持续推出增量举措。此次创设的新工具指向明确,将精准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注重激发内需市场活力、稳定外部需求,是对现有金融工具体系的丰富与升级。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配合,将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王青也表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意味着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出面,设立定向支持外贸企业的金融工具,强化对短期内受到严重冲击的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预计,央行将会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或释放流动性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
在王运金看来,政策性银行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可能会成立“稳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通过股权投资、专项贷款、股东借款、资本金搭桥借款等途径投向相关企业,国开行可能会倾向于支持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进出口银行倾向于支持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及其上游相关原材料制造企业。
此外,董希淼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他建议,接下来可以研究出台加强对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建议创设消费信贷专项再贷款,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发放消费信贷(含信用卡透支),按照贷款本金80%提供资金支持。再贷款利率建议为1.50%(参照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要求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提供贷款,并合理降低费率。
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次会议还指出,要“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今年3月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债券市场“科技板”将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将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将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从支持科创债发行到创设债券科技板,建立多层次债券产品体系将更进一步,精准匹配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创新动能。
王运金也指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将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实体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的功能。
“这将有效拓宽科创债发行人主体范围,优化审批流程,为更多科创企业尤其是民营科创企业提供更低成本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王运金认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将吸引更多社会化资金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加快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精尖技术研发,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在促进科创债常态化发行的同时,也将为科创债指数基金的推出提供基础市场支持,进一步拓宽与完善金融投资产品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校对 卢茜
新闻结尾 极品家丁2全文阅读_感受欲望的璀璨与美妙。的相关文章